在纪念北京知青赴延安插队五十周年座谈会上
知青代表罗燕军发言
尊敬的延安市委、市政府领导,尊敬的各位领导和来宾、知青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北京知青到延安插队五十周年,想到五十年前,每个人的心情都不能平静。
为什么这样说?
前不久我们南泥湾的知青有一次聚会,大家有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对于五十年前的景象,历历在目,宛如昨天。
当年,我们这群十七八岁的青年人,从北京出发,坐火车第一天到达铜川,第二天坐帆布篷大卡车到达延安,第三天早上,乘车从延安往南,翻过蟠龙山,经过桃宝裕,一眼就看到了一片宽阔的平川,这是大名鼎鼎的南泥湾。老乡们夹道欢迎,大喇叭里传出郭兰英的歌声,我们都激动无比。
然而,当我们真正住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劳动在这里,城市和农村的巨大反差、艰苦的生活,对我们形成了实实在在的考验。这些经历,经过时间的洗礼,无形中又变成了我们的人生财富,甚至是宝贵的财富。
对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或者叫做“上山下乡运动”,许多人有不同的解读。但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和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显然会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作为亲身经历者,在五十年前走过的那些艰辛和困苦中,体会到某种甘甜回味和人生的教育意义。在今天看来,这些经过岁月流淌才收获的经验,不能让它白白地流逝,而应该有所反思。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过:“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
作为上山下乡的亲历者、实践者,是否可以试图做一些总结与提炼,以提升我们自己对这段历史的认知,甚至有可能对今天的年轻人也有所收益,这是正是我所思考的。
南泥湾是当年延安大生产运动的一个样板,首先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种实干的精神,奋斗的精神,从口号到实际,我们深有体会。插队第二年,当我们吃上自己亲手劳动打下的粮食——小米和黑麦,感觉就是不一样,劳动与收获直接挂钩,一分汗水、一分收获。青年时代受到的这种教育,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当年我们从首都北京来到欠发达的延安农村,固然有生活方式的巨大反差,但另一方面却使我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到了农村最基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朴的乡村民风。注重亲情、注重伦理、为他人着想,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基因,在乡亲们之间以及他们对待知青的态度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乡亲们的淳朴与厚道、对他人的亲情与关怀,对我们来自大城市的青年,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方面知识青年已写下了许多插队时的感人故事。如曾在延川插队的知青史铁生,在他的笔下,把陕北乡亲的真诚厚道,叙述得实实在在,令人回味。史铁生去世后,把遗体捐献给医疗事业,这样的奉献精神,也许正和他当年在延安的经历有关。
插队,是特定时期特定的历史事件。插队并不是完美无瑕的。五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同学战友,插队之后的人生,既多姿多彩,也不拘一格。但是无论如何,这一段经历都值得回顾和思考。一方面,我们把青春交付在那里,从哪里开始了我们走入社会的人生;另一方面,在延安插队的经历也使我们相信,不论个人的命运如何,人生都不能缺少一种毅力与精神。不论是延安精神,还是南泥湾精神。内容可以与时俱进,精神不可或缺。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经历了上山下乡的人,似乎更应该坚定这样一种理念。如今,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也开始步入人生的桑榆阶段。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不在一线工作,但是这种理念并不能丢弃,它不仅支撑着我们未来的人生,也应该是我们留给后人的一个经验。现实经历告诉我们,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而是波浪起伏,曲曲折折。但是,只要有一点精神伴随,就会是充实的、达观的,终将平稳地到达彼岸。
总之,延安农村的父老乡亲给予了我们的太多,感想也会因人而异。我今天用“以劳动换取收获,以厚德载物的态度宽以待人,人要有一点精神”这三点,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