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红色参考编辑部》将高学林先生的一篇文章误认成其好友马京章所著。马京章致电给本网站希望发表高学林先生文章时给以强调说明。附:《红色参考编辑部》文章链接:http://mp.weixin.qq.com/s/CQu7JZI1YoQMhWx8b3Ph5A
我对知青一代的认识
——知青春节联欢会有感 高学林
我始终不欣赏那种悲情剧式的知青追忆,更鄙视那种如“受虐者”的倾述。其实,知青的伟大并不在他们吃了多少苦、耗费了青春。诸多有关知青文艺作品中都脱离不了那两种基调,都没写出知青一代对共和国真正的贡献。知青吃的苦有农民多吗?你十年的青春怎么与世世代代的农民比?正是在他们流满血汗的脊梁上才有了共和国工业化的高速成长,至今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农民依然是主力。
无论是叙述还是控述“上山下乡”往往都有意无意的规避当时战备的时代背景,那些党内党外的所谓专家、学者、精英们总要以悲天悯人的腔调评价知青一代,什么“被耽误、被牺牲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被劳改的一代”“为解决就业而放逐农村的一代”······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放在战备的背景下来看这场知青运动,就会有巨大的不同!据现在解密的一些文件看当时的战争形势是十分危险的,苏联有对华实施核打击的真实计划,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也是真实存在的。调集兵力针锋相对?那只能刺激对方启动战争机器,在力不如人的情况下这是不智之举;核战打击的目标必是政治、经济、军事、工业重点城市,毛主席的对策是:你摧毁我的家园,我就搬到你家去——跨过国境占领(收回)其领土来安家。如何实施才能既不刺激对方又屯兵边境?大规模的上山下乡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新疆、内蒙、黑龙江三个建设兵团驻防了北部边境,云南兵团驻守着南疆;1700万知青以半数武装起来入伍应对战争,那将是850万的军队(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国家人口数量),他们当中会有许多人牺牲,但也会有新一代像林彪、刘伯承、彭德怀、粟裕那样的“战神”级的将帅出现。那时,知青将是为中华民族生存而战的一代,谁还能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所幸,在毛主席战备思想指导下的一系列运筹帷幄(从1963年肯尼迪被刺约翰逊上台,越战美军从几万迅速增至几十万人,中央迅速将三五计划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调整为“备战、备荒、为人民”;针对核战的可能性又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三线建设创造了多少个攀枝花、十堰那样的城市、厂矿,产生了1500万个就业岗位。知青清楚地知道的是无论农村还是兵团那里并不缺劳动力。所以,国家把这些青年送到那里的短期目的就是战备的需要),我们化解了战争危机,这里就有知青一代的青春奉献。
随着如火如荼的知青追忆、回访第二故乡的活动,可以看到上山下乡运动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一代知青与农村、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会有坚定的底层视角和立场,文革的经历使他们具有了识别与批判的能力,不再是盲从者。经历与阅历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脊梁,虽已退休,仍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某些人搞坏了党风,他们搞隔代接班以求延续影响,但也只能是一个人,仅仅十年、二十年,而上山下乡运动的影响是主席身后五十年、六十年都不会消失的,因那是一代人,它将有长久的传承,所以不要小看这追忆与回访,它是情感与立场的承转交接。新一代的领导人中多有“知青”身份就说明了毛主席对接班人的布局是一代人,而非某一个人,它使国家上层、中坚力量与最广大的农村和基层始终有着可靠的紧密联系,远比某些人的政客手段要深远得多。这是知青对中华民族的又一贡献。所以我为曾经的知青经历自豪。
2017年1月30日
|